跳到主要內容

20181121平安夜連線新聞稿--1124顧好民主「承諾、不承諾、不願承諾又不敢說」平安夜承諾書簽署結果初步公開記者會

記者會資料及詳細簽署狀況請參連結

1124,顧好民主 it it jī sù, kòo hó bîn-tsú
承諾、不承諾、不願承諾又不敢
平安夜承諾書簽署結果初步公開記者會

43個民間團體發起的平安夜連線,為避免選舉過程中的恐懼與選後可能的非法活動,邀請各縣市長候選人簽署「平安夜承諾書」(見附件一)。

一、經過兩天不分晝夜,努力聯繫(詳細過程見附件二),結果如下(見附件三):,

  已承諾(簽署或口頭)者:
  台北市丁守中、姚文智、柯文哲、李錫錕;新北市蘇貞昌、桃園市陳學聖、鄭文燦;台中市林佳龍、台南市黃偉哲、高雄市陳其邁、新竹縣鄭朝方、苗栗縣徐耀昌、彰化縣魏明谷、雲林縣王麗萍、屏東縣潘孟安、連江縣劉增應、金門縣楊鎮浯

  悍然不承諾者:
  台中市盧秀燕

  不願不敢者:
  新北侯友宜、台南高思博、高雄韓國瑜

二、真正令人憂慮的事情

  最令人憂慮的,仍然是韓國瑜。整件事情的源起,是來自於韓的「夜襲」;配合上他「一副沒有在選」的樣子,讓人不得不懷疑,是否另有某種夜襲的「打算」,在選情之夜。

  對比於盧秀燕的直接拒絕,韓用各種方式推拖,從我們連絡的過程裡,已經非常明白顯示:他不願意讓支持者得到「願意守法,絕不鬧事」的訊息;這是整個事情的關鍵:必須讓夜襲的歌聲,以及其所營造的攻擊氣氛,繼續縈繞在支持者的耳際,盤聚在支持者的心頭!

  至於侯和高,應該只是不知情地配合韓的策略。

三、民主原則受到嚴峻的考驗

  撇開可能的陰謀不論,在一個民主社會裡,任何候選人對於任何選民的提問或要求(無論怎麼扣選民帽子),都必須有所回應,無論是肯定或否定的回應。如果一個候選人不回應、不敢回應、用各種藉口拒絕給出明確回應,這就表示,該候選人是目中沒有選民,他也無視於民主選舉的共識。

  現在,由韓所領導的「韓、高、侯」一致行動,正在考驗著民主的基本原則!

四、某些候選人沒有能力承擔縣市首長的職責

  在整個連繫過程裡,我們發現某些候選人及其競選團隊有:抗拒人民聲音、推諉卸責、說謊、明目張膽欺騙選民、組織失能,毫無管理能力等等問題(詳見附件二),應該讓選民知道,他們其實就是不適任者。


會後新聞稿

43個民間團體發起的平安夜連線,在這周一(11/19)召開記者會,宣布:為避免選舉過程中的恐懼與不安造成選後情勢動盪,邀請各縣市長候選人簽署「平安夜承諾書」。請其正式表態將嚴守法律,不以非法暴力方式面對選舉結果,並堅持以競爭取代鬥爭之原則,以和平理性方式看待選舉。(候選人承諾書請見附件)

經過兩天努力聯繫,各縣市首長候選人,不分黨派,陸續簽署或口頭承諾。首波公佈名單,台北市丁守中、姚文智、柯文哲、李錫錕皆簽署承諾書。六都候選人中,民進黨方面,皆以簽署或口頭承諾正面回應;中國國民黨方面,台北丁守中、桃園陳學聖簽署,台中盧秀燕則斷然拒絕。選情激烈的新北市、高雄市,中國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及韓國瑜則遲未表態。

全國縣市首長候選人中,民進黨計有9名候選人簽署或口頭承諾;中國國民黨計有5名。無黨籍獨立參選人則有3名簽署。(詳細聯絡過程請見附件)

平安夜連線在今天(11/21)公佈簽署情形,以及詳細聯繫過程;同時,也由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教授楊聰榮、英文系教授黃涵榆,就「平安夜承諾書」作為候選人民主態度的基礎測試,發表評論。

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史英說,自從韓國瑜及其支持者唱起「夜襲」,社會上便瀰漫著韓恐怕另有圖謀的疑慮。簽署平安夜承諾書,有助於化解疑慮。但是韓國瑜至今不願意承諾安撫支持者的激情,對於承諾書也不敢說明是否願意簽署。

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副教授楊聰榮表示,亞洲選舉觀察聯盟指出台灣的民主是東亞的標竿,我們的民主成熟度是值得珍重的成果。呼籲候選人不預設立場,加入簽署承諾書,為創造台灣民主與和平邁進。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黃涵榆以教育、學術工作者的立場,觀察到本次選舉充滿了不確定的因素。平安夜承諾書實際上就是風險控管。更何況,選舉原本就觀乎「承諾」;實踐承諾,就是政治工作者應該接受的檢驗。

平安夜連線將會持續追蹤包括韓國瑜在內,仍為表態簽署與否的候選人,積極遊說。目標很單純,就是為台灣的民主盡一份公民團體該出的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80927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以生命控訴-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請按此參閱記者會資料 以生命控訴 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自殺的新聞旁,總標註著「請珍惜生命」。這個標語對於王爸爸、王媽媽來說,太過沉重,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去年 12 月 7 日自殺了。王爸爸、王媽媽知道他的孩子不是不願意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這個太年幼的生命裡,除了完成大人訂下的規則,他以為沒有其他選擇。 才三個多月的國中生活,為什麼會讓一個孩子走上絕路 ? 王爸爸、王媽媽一直在尋找答案… 性平會成校長私刑場所,壓制家長接受校方所有要求 才剛開學兩個月,王生因為在放學時和兩名同社團的同學發生衝突,民權國中召開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平會)。性平會中,校長朱毋我竟要兩造雙方都到場,並且直接稱王生是「小孩子騙大人」,直接採信對方的說法。朱毋我校長還對王生喝斥:「你就是有病,就是要吃藥」。王生爸爸發現學校作法失當,提出應該要有專家在場,校長竟稱說:「我們這個會議在場的都是專業輔導人員,就等同於醫生」、「 今天性平會調查結果我們說了算 」,令家長不敢再提出意見,只得聽命於學校。 性平會後,學校禁止王生參與第八節課及晚自習,且整當周整天需「抽離」到學務處;放學時必須由家長親自接王生回家。王生回到班級上課後,若於上課期間影響秩序,也會於課堂中直接被帶至學務處留置,且經常留置到放學,也會被生教組長叫去學務處進行勞動。在 12 月 7 日前,王生曾連續三個禮拜整天都在學務處,無法回班上課。 「抽離」至學務處,竟是羞辱和恐嚇 王生自殺後,王生家長接到多位九年級學長留言表示:王生被抽離到學務處的期間,他們目睹生教組長對王生大吼大罵,有時午餐還沒吃完就被叫去罵;生教組長更多次將孩子強留在門後與牆壁間的空間中,以禁閉罰站方式處罰孩子,並用力踹門板發生巨大聲響;更羞辱的是,連去上廁所也要向組長鞠躬報告。學務主任則公然詢問王生「吃藥了沒」。只要王生被送到學務處,學務主任、生教組長會警告王生:「你只要吵一節課,就是在學務處待一天」(附件一)這些指控歷歷,讓王生家長崩潰 — 原來,學校以「抽離」為名,進行的是恐嚇與羞辱,原來,孩子這些日子來承受的是這樣的壓力。 學生因犯錯被要求到學務處,本來就承擔被貼標籤、被指責的壓力。但在這樣的壓力上,學務主任、生教組長竟還對王生恐嚇、羞辱,造成他更大的身心壓力。王生過...

20180709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大獨裁者,退散!把孩子從惡魔教室解救出來

大獨裁者,退散! 把孩子從惡魔教室解救出來 二重國小許○華老師的「惡魔教室」 本會接獲申訴,二重國小一年○班某位家長因為孩子回家後,開始有焦慮的症狀,睡覺會做噩夢,怕被叫去「面壁」 ( 面對牆壁罰站 ) ,也曾聽過孩子提到班導許老師會要全班一起笑某個同學,或罵某個同學,甚至開始會用非常不客氣的語氣指責家人。家長聽聞該學區有家長提過許師教學「像希特勒帶兵一樣」; 4/30 號晚上,孩子回家跟家長說某個同學帶早餐去學校吃,吃不下後收著,許老師叫他吃完,該同學說「媽媽說吃不完帶回來吃」,許師說「甚麼都媽媽、甚麼都媽媽,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該同學吃完就去廁所吐了,老師生氣叫他把吐的擦乾淨,當他回到教室,許老師對著全班說他裝吐、裝可憐。於是家長開始錄音蒐證。而錄音內容讓家長驚覺許師帶班風格已嚴重影響小一學生之身心健康。 每天早自習時間,一年○班總是非常安靜,縱使老師不在班上。這樣「自制」的秩序感,相較於大多數小一教室鬧哄哄的生命力,非常奇特,甚至可說是怪異。我們透過小孩的身心壓力症狀及教室現場錄音,才得知這是該班導師許老師長期以「權威」建立一個「惡魔教室」。許老師用「不要害許老師」、「害一年○班」、「老師很辛苦」勒索恐嚇學生,甚至建立讓學生彼此糾察、用全班公審的方式來審訊不聽話的學生、獎賞聽話的學生。每當許老師羞辱或嘲笑某個同學時,此起彼落的附和 ( 太可惡、不要把許老師當傻瓜;跟著許師罵某些學生是苦瓜臉 ) 、討好 ( 「許老師,你好漂亮」、「許老師,你辛苦了」 ) ,許老師透過建立嚴密管控的威權,讓她成為該班的「獨裁者」,只要他一聲令下,該班許多學生就會執行他的意旨,甚至造成學生說出「 你想死去死,不要害到我們就好…你想死好讓你去死 」等惡毒的語言。 ( 詳見附件一,錄音截錄文字檔 ) 教育裡不能讓大獨裁者存在 美國加州帕羅奧圖市高中老師 朗‧瓊斯 (Ron Jones) 多年前在他的歷史課做一個「原始法西斯運動」實驗,該實驗在 2008 年改編「惡魔教室」。他為了回答學生的一個問題:「德國人民怎麼可以宣稱對猶太人屠殺一無所知 ?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他在學校實行為期五天的實驗,僅僅四天他就在課堂間建立了一個奉守紀律、團結、行動 ( 忠誠與告密 ) 、榮譽為首要目標的團體,最後一天他公布了他的實驗,並且為大家說明當規則取代理性時,法西...

20161019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杜絕體罰,落實教育,2016校園體罰問卷報告記者會

    問卷報告相關資料請點此處閱覽 20161019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 杜絕體罰 落實教育 2016 校園體罰問卷報告記者會 2006 年我國修正教育基本法,宣示不得對學生為任何體罰; 2014 年公布「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正式宣示我國實施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健全兒少身心,保障兒少權利,建構一個「無暴力的教育環境」,是兒童身心能獲健全發展的重要前提。為此,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也在 2006 年出版「正向管教法」,協助老師戒斷體罰,摒棄負向管理管教。 然而,在這些宣示下,台灣國中小校園到底改變了多少?兒童人權已經可以在我們的校園裡得到明確的保障,合理的尊重了嗎? 從今年的問卷報告,以及 2012 年全國校園問卷報告的對照,我們發現: 一、 校園體罰     (一) 今年有三成五的國中生( 35.4 %)與二成七的國小生( 27.8 %)在學校被體罰。國中體罰率比 2012 年升高將近 5 個百分點。國小體罰率上升近 3 個百分點。     (二) 有二成的國中生、一成的國小學生仍被罰交互蹲跳、起立蹲下等這種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的體罰動作。     (三) 有高達九成的國中小有體罰的現象,相當於體罰幾乎是我國每個校園裡皆可目睹的普遍狀況,縱使只有零星老師進行體罰,體罰的威脅仍存在幾乎每一所學校裡,零體罰完全沒有真正落實於校園。 二、 不准下課     (一) 今年有高達八成的國小學生有被罰過,或看過同學被罰過不准下課。有超過 4 成的國小學生曾被處罰過不准下課。     (二) (二)全國有超過一成的國小學生被罰過整天不能下課。而有超過3%的國小學生被罰超過一個禮拜整天不能下課,相當於我國約有三萬多個國小學生曾被罰一個禮拜以上「整天不能下課」,且竟然有超過九千個國小學生是被罰整學期「整天不能下課」。     (三) 全國被罰不准下課且不能上廁所的國小學生的比率有 1.6% ,相當於全國約有 1 萬 9 千多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