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61120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保障國中生正常學習權利記者會

   
20161120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
請按此閱覽相關資料
11/20國際兒童人權日記者會 

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保障國中生正常學習權利
105年全國國中教育正常化問卷調查報告發表】
11/20是國際兒童人權日。二年前的今天,我國公布「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宣示我國將以兒童權利公約的標準來實踐並落實兒童人權的保障。依據公約,兒童享有尊嚴、生命、生存、福利、健康、發展、參與和不受歧視的權利,國家應尊重這些權利,並宣導將此作為兒童政策的首要目標(13號一般性意見書)
然而,根據本會今年的全國問卷調查,我國國中小仍存在體罰與侵犯學生尊嚴、身心健康之處罰現象,該問卷結果經本會於1019日公布。除此之外,普遍存在於中學的升學壓力與威權管裡也影響了我國兒童的權利狀況,經本會整理104學年度全國國中生之教育正常化問卷數據(附件一)。節錄報告如下:
一.升學競爭迷思下的國中現況:
(一) 全國有將近六成的國中生表示學校或教師會公佈考試排名。
(二) 全國有九成四的國中生早自習有考試過,有4分之1的國中生“每天”早自習都要考試。
(三) 全國有將近八成(77.9%)的國中生參加第八節課,其中有69.4%的學生說他們的第八節課是用來上新進度,所佔比例最高,有44.6%的學生說用來考試。
(四) 全國有高達六成的國中生要在7:30以前到校(包含700);有過半的國中生們在校的時間一天將近10小時。
.威權管理迷思下的國中現況:
() 將近七成的國中生表示,在學校仍有髮式規定,且六成五國中生表示學校會進行檢查,若以學校計,則有高達九成的國中有髮式規定且會檢查頭髮。
()全國有二成學生表示學校會以「搜書包、搜抽屜」的方式進行安全檢查。若以學校計,有將近六成的國中會搜學生個人物品。
這些數據顯示,我國國中仍壟罩在升學競爭與威權管理的迷思之中。這些狀況或許源自於我們對於青少年的誤解,以及學業成就的框架,也或許來自我們對於兒童權利之輕忽,讓我們以教育或管教為名,侵犯他們的權利也在所不惜。兒童,不會因為走進了學校大門就失去了人權(兒童人權公約第一號一般性意見書),但是我國兒童的人權在校園中,卻沒有受到妥善的尊重。
政府沒有嚴格監測與審視,不可能真正落實兒童權利
兒童權利公約第5號一般性意見書要求締約國承擔執行兒童權利公約之義務,「締約各國為此要採取行動,確保在其管轄範圍內實現該《公約》所規定的所有兒童應享的一切權利」,並要求「對《公約》執行情況必須進行嚴格監測,這應當納入成為各級政府的工作程序,而且國家人權機構、非政府組織和其他機構也可進行獨立監測」。
然而,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於11/17辦理兒童權利公約首次國家報告發表記者會,其中各領域提出之法規檢視與政策,不論是在公約第28條「確保學校執行紀律之方式,符合兒少之人格尊嚴及本公約規定」或第29條「教育目標」之部分,僅提出目前之法規與少數數據,而該數據幾乎無法顯現兒童權利是否有落實於校園之情形。
但是,根據本會多年來不斷對全國兒童施測之問卷調查結果可知,不論是體罰、學生獎懲、或教學正常化等教育事項,我國縱有法規明文禁止,兒童於學校之現實處境離公約所訂之標準仍有很遠的距離。
這個距離絕對不可能僅僅透過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之通過而能填補或跨越,只要政府仍不去面對我國被升學競爭與威權管理綁架的教育現狀,不願破除競爭與管控的迷思,兒童人權不可能真正落實於我國。
本會的問卷數據顯示,國中的教育現況嚴重違反兒童權利公約
違反《兒童權利公約》第29條第1款「締約國一致認為兒童教育之目標為:
 (a)
使兒童之人格、才能以及精神、身體之潛能獲得最大程度之發展。…」
我國的國中生面臨強大的升學競爭,學習內容與時間均被升學綑綁,幾乎完全無法開展學校學習以外的其他發展與生活,以升學為目的的所有學校作為,包括早自習考試、強制留校、公布排名等,嚴重危害兒童身為教育主體之權利。
二、違反《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第1締約國承認兒童享有休息及休閒之權利;有從事適合其年齡之遊戲與娛樂活動 之權利,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與藝術活動之權利。」及兒童權利公約第17號一般意見書「兒童應擁有:不受壓力束縛的自由;…與其年齡和發展相適宜的休息;不受其他命令約束的閒暇時間;用於遊戲、不受成人控制和管理的空間和時間」
我國國中生幾乎每天都面對早自習考試、強制上第八節課、過長的在校時間均侵犯學生之休息及休閒之權利。
三、違反《兒童權利公約》第12條「締約國應確保有形成其自己意見能力之兒童有權就影響其本身之所有事物自由表示其意見,其所表示之意見應依其年齡及成熟度予以權衡。」及兒童權利公約第12號一般性意見書:「所有兒童表達意見並得到認真對待的權利是《公約》的基本價值觀之一」「兒童擁有改變其生活的權利,而不僅僅是從其脆弱性(保護)或對成人的依賴(規定)中衍生出的權利。」「在教學中尊重兒童發表意見的權利是實現教育權的基礎。委員會關切地注意到,現實中,許多學校和課堂長期存在專制、歧視、輕視和暴力。這種環境不利於兒童表達意見以及對兒童的意見給予適當看待。」
學習時數以外的時間(早自習、第八節課),屬於學生自由運用之時間,強迫參加,或排入考試或排課致使學生不得不參加,剝奪學生安排活動或休息時間,形同替兒童決定其時間之運用,侵犯其自主意思與表意自由。
四、違反《兒童權利公約》第13條「兒童應有自由表示意見之權利」
限制學生頭髮的形式,並據以處罰,不僅侵害兒童之身體自主權,也同時侵害兒童透過對於自主決定髮式來表達感覺、喜好或意見的權利。
五、違反《兒童權利公約》第16條「兒童之隱私、家庭、住家或通訊不得遭受恣意或非法干預」
公布成績排名,已侵犯學生之隱私權,且形成壓力,羞辱學生尊嚴。而未符合法定條件,或為了恫嚇所進行之個別或全面性安全檢查,亦嚴重侵害兒童之隱私權。
六、違反《兒童權利公約》第28條「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學校執行紀律之方式,係符合兒童之人格尊嚴及本公約規定」
許多老師會強迫學生修剪頭髮或染回、或用罰站來執行髮禁,這種方法嚴重傷害學生尊嚴,侵害學生自由,嚴重違反兒童權利公約的規定。
我們要求: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實現以兒童為權利主體的教育
一、 教育部應為國中生之身心健康把關,延後國中生到校時間至750 A.M.,確保其睡眠之充足。
(一) 一個不上第八節課的國中生通常在校時間也將近9個小時,而回家後還需作功課,其一天用在學習的時間已超越一個成年人之法定工作時數,更何況有上第八節,或者被延長其它在校時間。
(二) 為了維護國中生之身心發展及保障其睡眠休息之合理需求,政府應實施相關之研究計畫,以公約之標準審視我國國中之上課時數是否符合其年齡與需求,並提出具體改善學生過勞之解決方法。
(三) 日前有網路於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目前台灣高中生普遍睡眠不足,高中生上學時間應延遲」,此案在許多網友附議達到門檻,教育部回應會進行研析與評估。然而,中學生之過勞現象不僅存在於高中,國中生亦然。這次數據呈現出國中生在校時間過長、而提早到校進行的「早自習」被大量用來考試,以及被強迫留校參加的第八節課等。教育部應該要出面為國中生的健康把關,延後國中生之到校時間至早上750分,否則不可能真正改善國中生的生活與學習品質。
二、  教育當局應該徹底執行禁止公布排名、早自習考試、強制第八節課、髮禁、違法安全檢查之規定
這些規定嚴重侵害國中生之人權,且明訂於法規。教育部如果不去落實,讓學校繼續違反規定,不僅是向學生宣示學校的虛偽,並示範對於人權的尊重是可以作假的,是可以敷衍的。一個示範「作假」的人權教育,與兒童權利公約第29條第1款所揭示之兒童教育的目標:「培養對人權、基本自由以及聯合國憲章所揭櫫各項原則之尊重」完全背道而馳。

三、 我國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應檢視並納入本會之問卷調查報告,並具體回應本次問卷報告結果之具體改善內容。

留言

  1. 學生很辛苦老師陪著學生就不辛苦一樣? 兒童權利...請問你要叫6.7歲的兒童知道什麼叫權力?誰教過它們?範圍在哪裡...有權就有恃無恐的學生有增無減~這就是人本要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80927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以生命控訴-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請按此參閱記者會資料 以生命控訴 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自殺的新聞旁,總標註著「請珍惜生命」。這個標語對於王爸爸、王媽媽來說,太過沉重,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去年 12 月 7 日自殺了。王爸爸、王媽媽知道他的孩子不是不願意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這個太年幼的生命裡,除了完成大人訂下的規則,他以為沒有其他選擇。 才三個多月的國中生活,為什麼會讓一個孩子走上絕路 ? 王爸爸、王媽媽一直在尋找答案… 性平會成校長私刑場所,壓制家長接受校方所有要求 才剛開學兩個月,王生因為在放學時和兩名同社團的同學發生衝突,民權國中召開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平會)。性平會中,校長朱毋我竟要兩造雙方都到場,並且直接稱王生是「小孩子騙大人」,直接採信對方的說法。朱毋我校長還對王生喝斥:「你就是有病,就是要吃藥」。王生爸爸發現學校作法失當,提出應該要有專家在場,校長竟稱說:「我們這個會議在場的都是專業輔導人員,就等同於醫生」、「 今天性平會調查結果我們說了算 」,令家長不敢再提出意見,只得聽命於學校。 性平會後,學校禁止王生參與第八節課及晚自習,且整當周整天需「抽離」到學務處;放學時必須由家長親自接王生回家。王生回到班級上課後,若於上課期間影響秩序,也會於課堂中直接被帶至學務處留置,且經常留置到放學,也會被生教組長叫去學務處進行勞動。在 12 月 7 日前,王生曾連續三個禮拜整天都在學務處,無法回班上課。 「抽離」至學務處,竟是羞辱和恐嚇 王生自殺後,王生家長接到多位九年級學長留言表示:王生被抽離到學務處的期間,他們目睹生教組長對王生大吼大罵,有時午餐還沒吃完就被叫去罵;生教組長更多次將孩子強留在門後與牆壁間的空間中,以禁閉罰站方式處罰孩子,並用力踹門板發生巨大聲響;更羞辱的是,連去上廁所也要向組長鞠躬報告。學務主任則公然詢問王生「吃藥了沒」。只要王生被送到學務處,學務主任、生教組長會警告王生:「你只要吵一節課,就是在學務處待一天」(附件一)這些指控歷歷,讓王生家長崩潰 — 原來,學校以「抽離」為名,進行的是恐嚇與羞辱,原來,孩子這些日子來承受的是這樣的壓力。 學生因犯錯被要求到學務處,本來就承擔被貼標籤、被指責的壓力。但在這樣的壓力上,學務主任、生教組長竟還對王生恐嚇、羞辱,造成他更大的身心壓力。王生過...

20190412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公然侮辱、歧視、孤立學生的老師 還躲在保護傘下拿薪水?! 教師法應明確將「對學生為羞辱、歧視、孤立」列入解聘事由

20190412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 公然侮辱、歧視、孤立學生的老師 還躲在保護傘下拿薪水 ? ! 教師法應明確將「對學生為羞辱、歧視、孤立」列入解聘事由 本會近期接獲在台北市某國中數學科任教師A師,僅因為學生沒有聽懂老師的指令拉上窗簾,就在全班面前大罵學生:「你這個白癡」、「你根本是個廢物」,更叫班上其他同學去『踢』該名學生,接著又用鉛筆盒打學生的頭。 本會訪查目前由A師任教的班級學生,受訪家長及學生皆表示,A師去年九月開始任教就經常在班上公然罵學生「白癡」、「怎麼不去死一死」等語,且會在上課到一半,就將學生叫到教室外面罰站,還對學生說:「我叫你到外面罰站,就代表你沒有資格上這堂課,就是曠課。」。 除此之外,A師也常針對某些學生的特徵取笑:「XX眼睛很大很像義眼,很噁心」、「XX黑油油的」,甚至更曾點名一位日本籍的學生說:「XX是死日本鬼子,滾出台灣」。也曾因為一位學生沒有聽從他的指令,就辱罵該生「你是聽障、智障,還是什麼障?」 公然辱罵、教唆傷人,竟然只是「口頭禪」?!竟然只能「觀課」處理 ? ! 這種公然言語辱罵、命令學生傷害同學的行為,都是構成刑法上「公然侮辱」、「教唆傷害」的罪行,然而家長向學校反映後,學校告知家長A師已申請介聘到他校,故未為任何處理。於是家長開始錄音蒐證,並提供錄音證據給學校,學校才開始說要處理,但處理的方式只有「觀課」,且校長告訴家長,他們不會開教評會審議A師是否要解聘,只會在學期末進行懲處。而校長於本會致電詢問時更稱:處理要看老師的動機,A師的辱罵行為是「口頭禪」。 然而,該校目前觀課只限於申訴家長該班。 根據 A 師教授的其他年級學生表示,該師仍會謾罵學生,要學生去「死一死」, 甚至嗆學生要不要學申訴人 「也組一團來告他」 。 本會與家長尋求簡舒培議員協助, 台北市教育局回覆本案為依「教學不力」程序處理,且教師法目前無可請教師暫時離開教職之規定,故學校由其他教師入班陪同觀察輔導 。 我們的孩子處在不適任教師的言語羞辱、歧視、孤立中 如 A 師嚴重辱罵學生,卻被學校輕輕處理的狀況並不是個案,在本會近兩年協助處理過的眾多言語侮辱案中,嚴重的包括罵全班「廢物」、「滾出教室」、叫學生到教室後面組成「自身自滅區」、在全班面前說小孩「賣身的」、還有老師罵學生「死性不改」、「腦容量只有...

20180611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羞辱、恐嚇兒童,就是犯罪。衛福部應追究社政主管機關不作為之責任。

羞辱、恐嚇兒童就是犯罪 衛福部應追究社政主管機關不作為之責任 新北市三重區益智幼兒園莫姓老師上課時,以「笨」、「你太爛了」、「丟臉」、「你敢給我吐掉,我扁你喔」等語連續辱罵、恐嚇 A 生,並於該 A 生尿褲子時,要求全班小孩一起笑他。 羞辱、恐嚇兒童會造成兒童嚴重身心傷害,是犯罪行為,不是教育 新北市社會局對此案開罰 6 萬元。在刑事提告的部分,新北地方法院判決犯成立成年人對兒童之公然污辱罪及恐嚇維安罪,因為是一行為觸犯兩罪名,所以法院以比較重的成年人對兒童之恐嚇危安罪,判刑四個月得易科罰金。這個判決昭示了:除身體傷害外,羞辱、恐嚇兒童都是嚴重的犯行,不是教育行為。 兒童權利公約第 37 條也明定政府有義務確保「所有兒童均不受酷刑或其他形式之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之待遇或處罰。」。但是,家長或教師以「教養」、「教育」為名,對兒童施以體罰、羞辱、恐嚇,仍然時有所聞。前幾天新聞上一對年輕父母在臉書上撥放嚇小孩、打小孩的影片,留言表示讚賞與支持者並不在少數,更遑論許多校長、教師把「教育」作為體罰或羞辱學生的藉口。 我們呼籲大人們,把這個判決當作是一個警示,立即停止羞辱兒童的行為,也不要再以任何剝奪他的身心與安全需求的方式恐嚇他,例如:「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你再這樣你就不要吃」、「你再這樣我就要離開你」,這些話對於身心需求都需仰賴大人的孩子來說,都是巨大的傷害。 幼兒園其他教師早就知情 A 生在 2017/8/15 遭到老師恐嚇、公然侮辱,從現場的錄音中可以聽出,莫姓老師邊罵 A 生,邊與旁邊的其他老師抱怨。 其他老師有目睹 A 生被公然侮辱、恐嚇的狀況 。 A 生因此害怕得不敢上課, 8/17 A 生媽媽到校處理時,主任馬上捧上一個禮盒賠罪道歉,顯然, 主任知悉了孩子不敢上課的原因 。且以該幼兒園 空間的開放程度 來說,當時莫老師大聲羞辱、恐嚇孩子時,幼兒園的老師、行政人員應該都能夠察覺。 校方、教育局未遵守通報義務 益智幼兒園校方人員知情未通報,新北市教育局 8/17 接到家長申訴後也並 未依法進行兒少保通報。 直到本會於 8/21 接到申訴案,並於同日通報社會局之前,並 沒有任何單位通報 。顯然、校方跟教育局都違反了兒少權法 24 小時內的通報義務。 心理壓力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其實 A 生在家裡,已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