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90426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須以學生權益為最優先考量 請立委撐住,修法淘汰不適任教師」


4/29立法院將修法淘汰不適任教師。一個號稱最大共識的『淘汰不適任教師』卻被操作成『行政擴權、教師危險』的流言,甚至還讓立法院壓力連連,甚至有立委還說出『教育部怎麼讓教師團體、家長團體火車對撞』,更有立委說,『要選邊站,很為難』

選什麼邊呢?難道在教育上,不選學生這一邊嗎?擔心行政擴權——用人才庫;擔心同校教師為難——用專審會;擔心教師專業倫理模糊,容易讓老師入罪——刪掉;擔心法制上只有教評會能動的聘約,莫須有不見了——再補保證.....

事實上,民間團體怎麼看,都覺得,版本一再往教師團體靠攏,連淘汰不適任教師的相關設計,也都在體貼教師團體口中的恐慌。事到如今,還不能讓這底線中的底線修法通過。對不起學生的,就不只是教育部了。

教師團體將在4/29發動包圍立法院。可以想見,教育文化委員會的委員們必然有壓力。但這種壓力,再大,也大不過整天待在教室聽惡師辱罵語言的孩子;這種壓力,再大,也大不過睡陽台整整半年的孩子;這種壓力,再大,也大不過被惡師拉斷手、打腫眼睛、捶胸口、關在實驗室打腳底的孩子;這種壓力,再大,也大不過被自白書、被公審、被塞進書櫃而一路被逼到跳樓的孩子。

被教師團體包圍,委員們會有壓力,但這是專屬於立法委員民意代表的光榮。只有靠你們,可以修法淘汰不適任教師:只有靠你們,才能通過新的法條,進一步保障學生權益。有壓力,就是一種榮耀,因為要為是非堅持。

事實上,後面可能有另一股壓力等著,既然淘汰不適任教師是最大共識,社會絕大多數人民期許立法委員能落實修法。一旦哪位委員竟無法站在『淘汰不適任教師』的立場,甚或因著教師團體的壓力,進而成為阻礙,那麼,社會中更大多數的民意,家長、基層教師、公民們恐會深刻記住,並在適當時機,有所表現。

但是,我們知道,幾乎所有委員都說過,要淘汰不適任教師。民進黨立委,是委員會多數,你們一定要努力讓修法過。國民黨立委,不是多數,但每一位都有教育淵源,希望能稟持專業,讓修法過。所有委員會的委員,都可以是孩子們的福星。

我們要說,這次的修法版本,恐不如民間團體理想。但我們了解,進一步,是一步,如果無法在此時進一步,那別提下一步了。

即使如此,我們除了呼籲立委堅持,也不免期待我們從一個一個血淚案例中所整理的經驗,所提出的修法意見,有機會被參採。

謹述如下:
一、       教師法應讓教評會涉及教師解聘案件時更具公正性——遇到教師解聘、停聘、不續聘案件時,應自專業人才庫擇選專家學者加入教評會,使教師代表比例應降至二分之一以下。
二、       勿讓「兒虐」教師可以因為教評會的不作為,繼續傷害學生——被社政主管機關以「兒虐」開罰之教師,應該直接解聘、終身不得聘用,無須經過教評會決議。
即草案第十四條第九款「經各級社政主管機關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九十七條規定處罰」應移至第六款,並刪除該款後段「並經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確認,有解聘及終身不得聘任為教師之必要」之文字,並修正同條第二項,將第六款納入免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之事由。並刪除第十五條第六款。
三、       教師法應建立更公平的淘汰機制——草案第十四、十五、十六條之解聘門檻「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審議通過」均應降低為「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二分之一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二分之一以上審議通過」
四、       應於教師法增訂「對學生言語羞辱、歧視、孤立」應予解聘之規定。
五、       勿讓體罰、霸凌、言語羞辱之教師可以用停聘避風頭——刪除草案第十八條「終局停聘」之規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80927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以生命控訴-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請按此參閱記者會資料 以生命控訴 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自殺的新聞旁,總標註著「請珍惜生命」。這個標語對於王爸爸、王媽媽來說,太過沉重,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去年 12 月 7 日自殺了。王爸爸、王媽媽知道他的孩子不是不願意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這個太年幼的生命裡,除了完成大人訂下的規則,他以為沒有其他選擇。 才三個多月的國中生活,為什麼會讓一個孩子走上絕路 ? 王爸爸、王媽媽一直在尋找答案… 性平會成校長私刑場所,壓制家長接受校方所有要求 才剛開學兩個月,王生因為在放學時和兩名同社團的同學發生衝突,民權國中召開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平會)。性平會中,校長朱毋我竟要兩造雙方都到場,並且直接稱王生是「小孩子騙大人」,直接採信對方的說法。朱毋我校長還對王生喝斥:「你就是有病,就是要吃藥」。王生爸爸發現學校作法失當,提出應該要有專家在場,校長竟稱說:「我們這個會議在場的都是專業輔導人員,就等同於醫生」、「 今天性平會調查結果我們說了算 」,令家長不敢再提出意見,只得聽命於學校。 性平會後,學校禁止王生參與第八節課及晚自習,且整當周整天需「抽離」到學務處;放學時必須由家長親自接王生回家。王生回到班級上課後,若於上課期間影響秩序,也會於課堂中直接被帶至學務處留置,且經常留置到放學,也會被生教組長叫去學務處進行勞動。在 12 月 7 日前,王生曾連續三個禮拜整天都在學務處,無法回班上課。 「抽離」至學務處,竟是羞辱和恐嚇 王生自殺後,王生家長接到多位九年級學長留言表示:王生被抽離到學務處的期間,他們目睹生教組長對王生大吼大罵,有時午餐還沒吃完就被叫去罵;生教組長更多次將孩子強留在門後與牆壁間的空間中,以禁閉罰站方式處罰孩子,並用力踹門板發生巨大聲響;更羞辱的是,連去上廁所也要向組長鞠躬報告。學務主任則公然詢問王生「吃藥了沒」。只要王生被送到學務處,學務主任、生教組長會警告王生:「你只要吵一節課,就是在學務處待一天」(附件一)這些指控歷歷,讓王生家長崩潰 — 原來,學校以「抽離」為名,進行的是恐嚇與羞辱,原來,孩子這些日子來承受的是這樣的壓力。 學生因犯錯被要求到學務處,本來就承擔被貼標籤、被指責的壓力。但在這樣的壓力上,學務主任、生教組長竟還對王生恐嚇、羞辱,造成他更大的身心壓力。王生過...

20190412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公然侮辱、歧視、孤立學生的老師 還躲在保護傘下拿薪水?! 教師法應明確將「對學生為羞辱、歧視、孤立」列入解聘事由

20190412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 公然侮辱、歧視、孤立學生的老師 還躲在保護傘下拿薪水 ? ! 教師法應明確將「對學生為羞辱、歧視、孤立」列入解聘事由 本會近期接獲在台北市某國中數學科任教師A師,僅因為學生沒有聽懂老師的指令拉上窗簾,就在全班面前大罵學生:「你這個白癡」、「你根本是個廢物」,更叫班上其他同學去『踢』該名學生,接著又用鉛筆盒打學生的頭。 本會訪查目前由A師任教的班級學生,受訪家長及學生皆表示,A師去年九月開始任教就經常在班上公然罵學生「白癡」、「怎麼不去死一死」等語,且會在上課到一半,就將學生叫到教室外面罰站,還對學生說:「我叫你到外面罰站,就代表你沒有資格上這堂課,就是曠課。」。 除此之外,A師也常針對某些學生的特徵取笑:「XX眼睛很大很像義眼,很噁心」、「XX黑油油的」,甚至更曾點名一位日本籍的學生說:「XX是死日本鬼子,滾出台灣」。也曾因為一位學生沒有聽從他的指令,就辱罵該生「你是聽障、智障,還是什麼障?」 公然辱罵、教唆傷人,竟然只是「口頭禪」?!竟然只能「觀課」處理 ? ! 這種公然言語辱罵、命令學生傷害同學的行為,都是構成刑法上「公然侮辱」、「教唆傷害」的罪行,然而家長向學校反映後,學校告知家長A師已申請介聘到他校,故未為任何處理。於是家長開始錄音蒐證,並提供錄音證據給學校,學校才開始說要處理,但處理的方式只有「觀課」,且校長告訴家長,他們不會開教評會審議A師是否要解聘,只會在學期末進行懲處。而校長於本會致電詢問時更稱:處理要看老師的動機,A師的辱罵行為是「口頭禪」。 然而,該校目前觀課只限於申訴家長該班。 根據 A 師教授的其他年級學生表示,該師仍會謾罵學生,要學生去「死一死」, 甚至嗆學生要不要學申訴人 「也組一團來告他」 。 本會與家長尋求簡舒培議員協助, 台北市教育局回覆本案為依「教學不力」程序處理,且教師法目前無可請教師暫時離開教職之規定,故學校由其他教師入班陪同觀察輔導 。 我們的孩子處在不適任教師的言語羞辱、歧視、孤立中 如 A 師嚴重辱罵學生,卻被學校輕輕處理的狀況並不是個案,在本會近兩年協助處理過的眾多言語侮辱案中,嚴重的包括罵全班「廢物」、「滾出教室」、叫學生到教室後面組成「自身自滅區」、在全班面前說小孩「賣身的」、還有老師罵學生「死性不改」、「腦容量只有...

20151105新聞稿--「假訓練,真體罰」教育部應嚴禁任何會造成學生身心傷害的體罰行為 記者會

案件詳細資料,可於此處下載 20151105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   假訓練,真體罰 教育部應嚴禁任何會造成學生身心傷害的體罰行為 處罰上下階梯六十趟,國北教大實小竟然說是「體能訓練」 今年 5 月 25 日早上 8 時左右,一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小學二年級 A 生,因為桌球隊練習時,被該球隊干○○教練以「訓練時嬉鬧」為由,處罰該生與 B 生上下樓梯 20 趟 ( 上下階梯,每層共 20 階梯,上下一趟共 40 階 ) 。該生上下 20 趟樓梯後,與 C 生二人又被該教練以同樣理由被處罰上下樓梯 40 趟。 A 生因短時間 上下樓梯 60 趟 ( 共 2400 階次 ) ,導致當天早上練習結束後, A 生即去找同在該校擔任老師的母親說:「很不舒服,快撐不下去了。」,當天晚上放學時連走路都走不動。且 A 生年僅 8 歲,桌球課當天感冒未癒 ( 附件一 ) ,家長事先已先告知教練孩子狀況,避免過度運動。然而,干教練不僅不顧 A 生之身體狀況,竟罰一位 8 歲幼童走 2400 個階梯。 當天晚上經醫師診斷, A 生雙腿過度疲勞,引發小腿肌筋膜發炎 ( 附件二 ) ,且感冒情形加重,引發中耳炎 ( 詳附件三 ) , A 生小腿肌筋膜發炎一直持續到 10/21 仍需持續治療 ( 附件四 ) ,中耳炎到 7/24 始痊癒。而該生自當天事發後,每次要走樓梯就非常害怕,於 7 月 24 日至台大醫院看兒心科 ( 附件五 ) 。 然而,國北教大實小桌球校隊調查委員會卻認定:雖然罰 A 生爬樓梯是基於處罰目的,但因為「罰走樓梯」不在教育部所訂之 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之附表所列例示之中,不是教育部所規範之違法處罰類型,所以本案「無不當體罰或違法處罰情事」 ( 附件六 ) 。經家長提出申訴,學校的學生申訴委員會評議決議為:「兼有管教秩序及訓練隊員體能之目的」「本案並無不當體罰或違法處罰」 ( 附件七 ) 。而該校桌球隊於本學期開學後竟於校隊辦公室張貼一紙隊規 ( 附件八 ) ,第 13 點規定「請確實遵守以上幾點隊規,若有違反,視情節輕重, 自願接受教練合理之懲罰 ( 以體能訓練代替 ) 。」 ,將違法之體罰行為明文化成為桌球隊隊規,可知該校迄今縱容桌球隊進行違法體罰 ( 詳附件九大事紀 ) 。 「假訓練,真體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