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80524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政府不仁,「幼兒」成芻狗 。請監察院調查前臺南市長賴清德、教育局局長等人未盡保護幼童之嚴重失職。


政府不仁,「幼兒」成芻狗  


請監察院調查前臺南市長賴清德、教育局局長等人

未盡保護幼童之嚴重失職


一、幼兒園裡的安全危機,是政府的怠惰造成


民國105年4月,有家長向臺南市政府申訴新皇家幼兒園有虐童事件,但是五個月之後,家長收到臺南市教育局的回文,文中表示調閱幼兒園監視器錄影畫面確實有「對幼童施以強制力、拉至角落、拿湯匙敲打幼童等不當行為,顯有違反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之虞」,但是因為園方報告與家長看法歧異,且原任教之教師已離職(因本案自行離職),欠缺雙方陳述,所以教育局沒有作任何違法的認定;在該公文文末還加上「該園疑似不當管教情事乙節,如已依司法程序裁判該園確有有影響幼兒權益者,本局將另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等相關規定查處」,讓家長以為必須等到司法判決教育局才能處理。不僅如此,臺南市政府還曾發文給家長,該文副本社會局,文中請社會局查處家長提到的園方疑似兒虐之情事,但是社會局完全無下文,一直到今年(107年)新皇家幼兒園又爆發兒虐事件,且許多已離園之家長站出來控訴,社會局才在4月份依兒少權法開罰及公告姓名。

面對幼兒園一再發生重大虐童事件,臺南市教育局至今僅對幼兒園開罰三萬元。教育局局長陳修平甚至表示:「本來沒有那麼高的額度,但是我們覺得情節重大,所以直接裁罰,本來應該是第3次才會罰的額度,我們一次就罰到3萬塊」、「我們所有的規定都是依照幼照法,幼照法最高就是罰三萬。很多都是要求我們要限期改善,他如果沒有限期改善我們還要給他幾次的機會。」

我們不禁想問:你給幼兒園機會,那誰給我們的孩子好好長大的機會呢?

為此,本會將為105年受害學童家長向監察院提出陳情,要求監察院調查台南市政府、臺南市教育局、臺南市政府社會局之失職,更請監察員查明後,彈劾當時縣長賴清德(現任行政院院長)、教育局局長陳修平、社會局局長劉淑惠及相關承辦人員等人之違法怠惰(附件一)。

二、「生生不息」需要的是安全與健康的環境---賴院長,你做到了嗎?


今年4月4日,賴院長發文表示,「生生不息」是行政院今年三大施政主軸,行政院將提出幼兒照顧津貼、加速教保公共化、增設更多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等政策。他祝福全國的小朋友兒童節快樂,平安、健康、快樂的長大;他說,每個兒童都是台灣未來的希望,讓孩子們能平安成長、適性發展,是政府的責任。

然而,全國小朋友不應只在兒童節這天才享有平安、健康、快樂長大的權利。台南新皇家幼兒園的幼兒們,可能每天都面臨被打、被獨自關在房間數小時、被老師帶恐怖面具嚇的害怕與痛苦中,身為有義務保護他們的安全、照顧他們的健康、捍衛他們的快樂的市長,究竟做了什麼?這些事情都是發生在賴院長擔任台南市市長的任內,卻只在105年被罰款6000元,其他事件都被臺南市政府輕輕放下,公文上蓋印著賴市長的官印(附件二)。面對這些過往,院長您如何能讓孩子相信與接受您的祝福呢?

生生不息,不該只是一句好聽的口號。如果連眼前的孩子受害或可能受害,政府都無法保護他們,又如何讓已存在的生命旺盛自信的延展,讓未來的生命在安心與祝福中誕生?

三、應以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為標準,全面檢視幼教政策,建立以兒童為本位的幼教環境


2012年公布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幼托整合正式上路,提高幼教硬體及師資資格,讓「幼教」不是只是成為托育的地方,而是提供「幼兒教育專業」之場域。

然而,幼教專業必須立基於對幼兒之需求與發展之理解,幼教制度必須以幼兒為主體的設計,幼兒教育不該是國小教育之向下延伸。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相當時重視幼兒之權利,第7號一般性意見書(在幼兒期落實權利)特別提出「幼兒能力發展應視為一種積極的扶持過程,而不應視為採用限制兒童的自主權和自我表達的獨斷做法的一種藉口,這種做法以往被認為是合理的,理由是兒童相對不成熟而且需要適應社會生活。…」;委員更提出警告:「幼兒常常受到忽視和虐待,包括身心摧殘。虐待常常發生在家庭,特別有害。幼兒最沒有能力躲避或抵禦,也最不能理解所發生的情況,最沒有能力尋求他人的保護。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由於忽視和虐待造成的創傷對發展,包括對最年幼兒童的成長產生消極影響,對他們大腦的成熟過程產生可度量的影響」。(詳附件三,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關於幼兒權利之相關規定)

所以,為了保護幼兒身心健康,政府應該建立幼兒教育之標準,必須正視且排除對幼兒有害之行為(例如對兒童施虐、忽視兒童基本生理需求、要求其達成或滿足成人對其期待之能力、以處罰或管理為目的限制幼兒之基本身心需求),對於情節嚴重之個案,或累犯、完全無改過之幼兒園,應大刀闊斧減招、停招或廢除其設立許可(附件四,本會對幼教法草案法意見),否則無法為自己發聲、連延續自己生命都需要仰賴成人的幼兒,只能成為不當幼兒園之賺錢工具、成為政治人物之「芻狗」,好好長大僅是奢望。

相關文件請點此參閱

點此新聞稿檔案閱覽以下附件

附件一、給監察院陳述書簡版
附件二、相關公文
附件三、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關於幼兒權利之相關規定
附件四、本會對幼教法草案法意見
附件五、本會處理過之嚴重兒虐幼兒園案件整理

【2018/5/24 02:40更新】


本會今早召開記者會,控訴台南市政府失職,導致幼兒園兒虐頻傳一事,台南市政府提出回應了: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159761
.
對此本會的看法如下:

第一、本案已經本會陳情監察院,市府的回應並不能掩蓋他的失職,反倒呈現了本會之所以陳情監察院的緣由。

第二、教育局回應105年的案子有經過三次從嚴稽查,請將稽查過程、結果公布於社會,並說明為什麼經過三次從嚴稽查還發生107年的事件。這是誰的責任?是稽查的問題?還是教育局的問題?還是誰的問題?

第三、教育局回應已經進行安全稽查達10次,請問是閉著眼睛稽查嗎?到現在看不出新皇家幼兒園違建的事實。請盡速回應多位家長的違建舉發。

第四、請教育局拿出護主(賴清德賴市長)心力的至少10分之一,護衛我們的幼兒以及幼兒的安全環境。105年就有家長陳情,到107年再出事情才開罰。這種處理速度比起回應賴清德被送監察院的回應速度,差上千萬倍。要護主,應該去實質護幼,而不是睜眼說瞎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80927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以生命控訴-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請按此參閱記者會資料 以生命控訴 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自殺的新聞旁,總標註著「請珍惜生命」。這個標語對於王爸爸、王媽媽來說,太過沉重,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去年 12 月 7 日自殺了。王爸爸、王媽媽知道他的孩子不是不願意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這個太年幼的生命裡,除了完成大人訂下的規則,他以為沒有其他選擇。 才三個多月的國中生活,為什麼會讓一個孩子走上絕路 ? 王爸爸、王媽媽一直在尋找答案… 性平會成校長私刑場所,壓制家長接受校方所有要求 才剛開學兩個月,王生因為在放學時和兩名同社團的同學發生衝突,民權國中召開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平會)。性平會中,校長朱毋我竟要兩造雙方都到場,並且直接稱王生是「小孩子騙大人」,直接採信對方的說法。朱毋我校長還對王生喝斥:「你就是有病,就是要吃藥」。王生爸爸發現學校作法失當,提出應該要有專家在場,校長竟稱說:「我們這個會議在場的都是專業輔導人員,就等同於醫生」、「 今天性平會調查結果我們說了算 」,令家長不敢再提出意見,只得聽命於學校。 性平會後,學校禁止王生參與第八節課及晚自習,且整當周整天需「抽離」到學務處;放學時必須由家長親自接王生回家。王生回到班級上課後,若於上課期間影響秩序,也會於課堂中直接被帶至學務處留置,且經常留置到放學,也會被生教組長叫去學務處進行勞動。在 12 月 7 日前,王生曾連續三個禮拜整天都在學務處,無法回班上課。 「抽離」至學務處,竟是羞辱和恐嚇 王生自殺後,王生家長接到多位九年級學長留言表示:王生被抽離到學務處的期間,他們目睹生教組長對王生大吼大罵,有時午餐還沒吃完就被叫去罵;生教組長更多次將孩子強留在門後與牆壁間的空間中,以禁閉罰站方式處罰孩子,並用力踹門板發生巨大聲響;更羞辱的是,連去上廁所也要向組長鞠躬報告。學務主任則公然詢問王生「吃藥了沒」。只要王生被送到學務處,學務主任、生教組長會警告王生:「你只要吵一節課,就是在學務處待一天」(附件一)這些指控歷歷,讓王生家長崩潰 — 原來,學校以「抽離」為名,進行的是恐嚇與羞辱,原來,孩子這些日子來承受的是這樣的壓力。 學生因犯錯被要求到學務處,本來就承擔被貼標籤、被指責的壓力。但在這樣的壓力上,學務主任、生教組長竟還對王生恐嚇、羞辱,造成他更大的身心壓力。王生過...

20190412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公然侮辱、歧視、孤立學生的老師 還躲在保護傘下拿薪水?! 教師法應明確將「對學生為羞辱、歧視、孤立」列入解聘事由

20190412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 公然侮辱、歧視、孤立學生的老師 還躲在保護傘下拿薪水 ? ! 教師法應明確將「對學生為羞辱、歧視、孤立」列入解聘事由 本會近期接獲在台北市某國中數學科任教師A師,僅因為學生沒有聽懂老師的指令拉上窗簾,就在全班面前大罵學生:「你這個白癡」、「你根本是個廢物」,更叫班上其他同學去『踢』該名學生,接著又用鉛筆盒打學生的頭。 本會訪查目前由A師任教的班級學生,受訪家長及學生皆表示,A師去年九月開始任教就經常在班上公然罵學生「白癡」、「怎麼不去死一死」等語,且會在上課到一半,就將學生叫到教室外面罰站,還對學生說:「我叫你到外面罰站,就代表你沒有資格上這堂課,就是曠課。」。 除此之外,A師也常針對某些學生的特徵取笑:「XX眼睛很大很像義眼,很噁心」、「XX黑油油的」,甚至更曾點名一位日本籍的學生說:「XX是死日本鬼子,滾出台灣」。也曾因為一位學生沒有聽從他的指令,就辱罵該生「你是聽障、智障,還是什麼障?」 公然辱罵、教唆傷人,竟然只是「口頭禪」?!竟然只能「觀課」處理 ? ! 這種公然言語辱罵、命令學生傷害同學的行為,都是構成刑法上「公然侮辱」、「教唆傷害」的罪行,然而家長向學校反映後,學校告知家長A師已申請介聘到他校,故未為任何處理。於是家長開始錄音蒐證,並提供錄音證據給學校,學校才開始說要處理,但處理的方式只有「觀課」,且校長告訴家長,他們不會開教評會審議A師是否要解聘,只會在學期末進行懲處。而校長於本會致電詢問時更稱:處理要看老師的動機,A師的辱罵行為是「口頭禪」。 然而,該校目前觀課只限於申訴家長該班。 根據 A 師教授的其他年級學生表示,該師仍會謾罵學生,要學生去「死一死」, 甚至嗆學生要不要學申訴人 「也組一團來告他」 。 本會與家長尋求簡舒培議員協助, 台北市教育局回覆本案為依「教學不力」程序處理,且教師法目前無可請教師暫時離開教職之規定,故學校由其他教師入班陪同觀察輔導 。 我們的孩子處在不適任教師的言語羞辱、歧視、孤立中 如 A 師嚴重辱罵學生,卻被學校輕輕處理的狀況並不是個案,在本會近兩年協助處理過的眾多言語侮辱案中,嚴重的包括罵全班「廢物」、「滾出教室」、叫學生到教室後面組成「自身自滅區」、在全班面前說小孩「賣身的」、還有老師罵學生「死性不改」、「腦容量只有...

20151105新聞稿--「假訓練,真體罰」教育部應嚴禁任何會造成學生身心傷害的體罰行為 記者會

案件詳細資料,可於此處下載 20151105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   假訓練,真體罰 教育部應嚴禁任何會造成學生身心傷害的體罰行為 處罰上下階梯六十趟,國北教大實小竟然說是「體能訓練」 今年 5 月 25 日早上 8 時左右,一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小學二年級 A 生,因為桌球隊練習時,被該球隊干○○教練以「訓練時嬉鬧」為由,處罰該生與 B 生上下樓梯 20 趟 ( 上下階梯,每層共 20 階梯,上下一趟共 40 階 ) 。該生上下 20 趟樓梯後,與 C 生二人又被該教練以同樣理由被處罰上下樓梯 40 趟。 A 生因短時間 上下樓梯 60 趟 ( 共 2400 階次 ) ,導致當天早上練習結束後, A 生即去找同在該校擔任老師的母親說:「很不舒服,快撐不下去了。」,當天晚上放學時連走路都走不動。且 A 生年僅 8 歲,桌球課當天感冒未癒 ( 附件一 ) ,家長事先已先告知教練孩子狀況,避免過度運動。然而,干教練不僅不顧 A 生之身體狀況,竟罰一位 8 歲幼童走 2400 個階梯。 當天晚上經醫師診斷, A 生雙腿過度疲勞,引發小腿肌筋膜發炎 ( 附件二 ) ,且感冒情形加重,引發中耳炎 ( 詳附件三 ) , A 生小腿肌筋膜發炎一直持續到 10/21 仍需持續治療 ( 附件四 ) ,中耳炎到 7/24 始痊癒。而該生自當天事發後,每次要走樓梯就非常害怕,於 7 月 24 日至台大醫院看兒心科 ( 附件五 ) 。 然而,國北教大實小桌球校隊調查委員會卻認定:雖然罰 A 生爬樓梯是基於處罰目的,但因為「罰走樓梯」不在教育部所訂之 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之附表所列例示之中,不是教育部所規範之違法處罰類型,所以本案「無不當體罰或違法處罰情事」 ( 附件六 ) 。經家長提出申訴,學校的學生申訴委員會評議決議為:「兼有管教秩序及訓練隊員體能之目的」「本案並無不當體罰或違法處罰」 ( 附件七 ) 。而該校桌球隊於本學期開學後竟於校隊辦公室張貼一紙隊規 ( 附件八 ) ,第 13 點規定「請確實遵守以上幾點隊規,若有違反,視情節輕重, 自願接受教練合理之懲罰 ( 以體能訓練代替 ) 。」 ,將違法之體罰行為明文化成為桌球隊隊規,可知該校迄今縱容桌球隊進行違法體罰 ( 詳附件九大事紀 ) 。 「假訓練,真體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