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70503人本教育基金會函教育部--請函釋羅東聖母護專之服儀違規處分是否符合法規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函


受文者: 教育部
發文日期: 1065月3日
發文字號: (106)人本秘字第9000號
速別: 普通
附件: 一、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五專一至三年級)

私立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下簡稱:聖母護專)對於服儀不合格之學生要求從事打掃環境以及對未行勞動服務之學生予以校規懲戒,是否符合〈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之原則〉與〈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法規之規範,函請貴部解釋,其它詳如說明。請辦理惠復。

說明:
一、  本會接獲學生申訴聖母護專進行服儀檢查與處罰。經本會向該校查證,該校確實規定服儀不合格之學生需進行清潔環境之勞動服務,未行勞動服務之學生將被扣操行分數(附件一)。

二、  按貴部發布之《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之原則》第三點規定「學校對於違反服裝儀容規定之學生,不得加以處罰,惟得視其情節,採取適當之輔導或管教措施(指正向管教措施…要求課餘從事可達成管教目之公共服務)」,及《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十二點規定「十二、比例原則:教師採行之輔導與管教措施,應與學生違規行為之情節輕重相當,並依下列原則為之:採取之措施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措施時,應選擇對學生權益損害較少者。採取之措施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第二十二點「教師得採取下列一般管教措施:要求課餘從事可達成管教目的之公共服務(如學生破壞環境清潔,罰其打掃環境)」。是以,依照貴部上該規範之意旨,縱使得要求學生課餘從事可達成管教目的之公共服務,亦應符合比例原則之要求,手段與目的之間至少應該有合理的關聯性。

三、  查聖母護專之主任教官對於「違反服裝儀容規定與清潔環境之關聯性為何?」無法提出解釋,縱依社會通念或教育觀點,「清潔環境」與「違反服裝儀容規定」之關聯亦礙難想像。倘學校係以「清潔環境」來增加工作造成學生不便或壓力以遏止違反服裝儀容,此舉已屬《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之「處罰」(該注意事項第4點「處罰」:指教師於教育過程中,為減少學生不當或違規行為,對學生所實施之各種不利處置),依上該法規不得對違反服儀規範之學生為之。

四、  承上,本會遂要求聖母護專應改採合乎原則之管教手段,然該校主任教官表示該校已受教育部公文指示「清潔環境」係屬符合「可達成管教目之公共服務」而不需檢討。惟本會要求查閱該公文時遭拒,故函請貴部解釋:
()「清潔環境」是否屬於「可達成管教目之公共服務」?原因為何?是否符合比例原則?手段與目的之間是否具有合理之關聯性?是否符合〈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十點之管教目的:「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及身體自主,激發個人潛能,培養健全人格並導引適性發展。」「培養學生自尊尊人、自治自律之處世態度。」?
()前開注意事項明文「學校對於違反服裝儀容規定之學生,不得加以處罰」,倘若學校對違規學生先處以該注意事項明列之輔導與管教之措施(例如,要求公共服務、靜坐反省),於該生連續違反服儀規定,或未依學校要求進行公共服務、靜坐反省等,學校就給予該生予以記過或扣操行分數。此種管教作法是否符合「不得處罰」之規定?與保有處罰何異?

五、  貴部發布《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之原則》時,曾發新聞稿說明該該原則之精神係基於以學生為教育主體,「鼓勵青少年要做一個有想法、有創意的人,服儀開放,就是要給他們一個探索、展現自我的機會」,顯示貴部認同服儀為不得受侵害之個人表意自由與個人選擇自由,因此訂立此原則。然本會接獲許多學校輔導人員,以「記點」、「公共服務(愛校服務)」、「扣操性分數」來處罰學生,更甚者,學生相信貴部所宣示之價值,為捍衛表意與選擇自由不履行處罰,學校竟以「不服管教」而對學生「記過」。故亟須貴部之函釋,勿讓教育部「服儀不得處罰」之教育政策與價值在大眾與未來公民眼中淪為虛偽的文字遊戲。

六、  祈請貴部秉持訂立法規之精神與原則,儘速函釋並回復本會本會之上該疑問

正本:教育部
副本:國教署、聖母護理專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80927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以生命控訴-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請按此參閱記者會資料 以生命控訴 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自殺的新聞旁,總標註著「請珍惜生命」。這個標語對於王爸爸、王媽媽來說,太過沉重,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去年 12 月 7 日自殺了。王爸爸、王媽媽知道他的孩子不是不願意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這個太年幼的生命裡,除了完成大人訂下的規則,他以為沒有其他選擇。 才三個多月的國中生活,為什麼會讓一個孩子走上絕路 ? 王爸爸、王媽媽一直在尋找答案… 性平會成校長私刑場所,壓制家長接受校方所有要求 才剛開學兩個月,王生因為在放學時和兩名同社團的同學發生衝突,民權國中召開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平會)。性平會中,校長朱毋我竟要兩造雙方都到場,並且直接稱王生是「小孩子騙大人」,直接採信對方的說法。朱毋我校長還對王生喝斥:「你就是有病,就是要吃藥」。王生爸爸發現學校作法失當,提出應該要有專家在場,校長竟稱說:「我們這個會議在場的都是專業輔導人員,就等同於醫生」、「 今天性平會調查結果我們說了算 」,令家長不敢再提出意見,只得聽命於學校。 性平會後,學校禁止王生參與第八節課及晚自習,且整當周整天需「抽離」到學務處;放學時必須由家長親自接王生回家。王生回到班級上課後,若於上課期間影響秩序,也會於課堂中直接被帶至學務處留置,且經常留置到放學,也會被生教組長叫去學務處進行勞動。在 12 月 7 日前,王生曾連續三個禮拜整天都在學務處,無法回班上課。 「抽離」至學務處,竟是羞辱和恐嚇 王生自殺後,王生家長接到多位九年級學長留言表示:王生被抽離到學務處的期間,他們目睹生教組長對王生大吼大罵,有時午餐還沒吃完就被叫去罵;生教組長更多次將孩子強留在門後與牆壁間的空間中,以禁閉罰站方式處罰孩子,並用力踹門板發生巨大聲響;更羞辱的是,連去上廁所也要向組長鞠躬報告。學務主任則公然詢問王生「吃藥了沒」。只要王生被送到學務處,學務主任、生教組長會警告王生:「你只要吵一節課,就是在學務處待一天」(附件一)這些指控歷歷,讓王生家長崩潰 — 原來,學校以「抽離」為名,進行的是恐嚇與羞辱,原來,孩子這些日子來承受的是這樣的壓力。 學生因犯錯被要求到學務處,本來就承擔被貼標籤、被指責的壓力。但在這樣的壓力上,學務主任、生教組長竟還對王生恐嚇、羞辱,造成他更大的身心壓力。王生過...

20190412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公然侮辱、歧視、孤立學生的老師 還躲在保護傘下拿薪水?! 教師法應明確將「對學生為羞辱、歧視、孤立」列入解聘事由

20190412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 公然侮辱、歧視、孤立學生的老師 還躲在保護傘下拿薪水 ? ! 教師法應明確將「對學生為羞辱、歧視、孤立」列入解聘事由 本會近期接獲在台北市某國中數學科任教師A師,僅因為學生沒有聽懂老師的指令拉上窗簾,就在全班面前大罵學生:「你這個白癡」、「你根本是個廢物」,更叫班上其他同學去『踢』該名學生,接著又用鉛筆盒打學生的頭。 本會訪查目前由A師任教的班級學生,受訪家長及學生皆表示,A師去年九月開始任教就經常在班上公然罵學生「白癡」、「怎麼不去死一死」等語,且會在上課到一半,就將學生叫到教室外面罰站,還對學生說:「我叫你到外面罰站,就代表你沒有資格上這堂課,就是曠課。」。 除此之外,A師也常針對某些學生的特徵取笑:「XX眼睛很大很像義眼,很噁心」、「XX黑油油的」,甚至更曾點名一位日本籍的學生說:「XX是死日本鬼子,滾出台灣」。也曾因為一位學生沒有聽從他的指令,就辱罵該生「你是聽障、智障,還是什麼障?」 公然辱罵、教唆傷人,竟然只是「口頭禪」?!竟然只能「觀課」處理 ? ! 這種公然言語辱罵、命令學生傷害同學的行為,都是構成刑法上「公然侮辱」、「教唆傷害」的罪行,然而家長向學校反映後,學校告知家長A師已申請介聘到他校,故未為任何處理。於是家長開始錄音蒐證,並提供錄音證據給學校,學校才開始說要處理,但處理的方式只有「觀課」,且校長告訴家長,他們不會開教評會審議A師是否要解聘,只會在學期末進行懲處。而校長於本會致電詢問時更稱:處理要看老師的動機,A師的辱罵行為是「口頭禪」。 然而,該校目前觀課只限於申訴家長該班。 根據 A 師教授的其他年級學生表示,該師仍會謾罵學生,要學生去「死一死」, 甚至嗆學生要不要學申訴人 「也組一團來告他」 。 本會與家長尋求簡舒培議員協助, 台北市教育局回覆本案為依「教學不力」程序處理,且教師法目前無可請教師暫時離開教職之規定,故學校由其他教師入班陪同觀察輔導 。 我們的孩子處在不適任教師的言語羞辱、歧視、孤立中 如 A 師嚴重辱罵學生,卻被學校輕輕處理的狀況並不是個案,在本會近兩年協助處理過的眾多言語侮辱案中,嚴重的包括罵全班「廢物」、「滾出教室」、叫學生到教室後面組成「自身自滅區」、在全班面前說小孩「賣身的」、還有老師罵學生「死性不改」、「腦容量只有...

20110525新聞稿--老師違法,學生轉學?-教育行政官官相護,學生人權誰來看顧?

2011/5/25 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聯合辦公室新聞稿                          老師違法,學生轉學?            -教育行政官官相護,學生人權誰來看顧?          人本教育基金會於去年 12 月陸續接獲家長投訴,指控任教新上國小四年級的韓姓導師長期體罰及不當管教情事,說明如下: 1.   用接力棒打手心,接力棒後來凹陷。 2.   大量罰寫 ( 曾多達五課共 20 頁 ) ,且處罰學生在教室外鞋櫃上趴著寫。 3.   處罰坐在講台黑板下的特別座。 4.   明知學生不敢喝飲水機的水而自備水壺,老師卻處罰沒收水壺。 5.   睡午覺時起來超過三次要罰打掃,學生感冒或過敏起來擤鼻涕也要罰。 6.   處罰孩子不准午睡,在教室外罰站。 7.   上課時間的罰站都在教室外,影響學生受教權。 8.   某女生和班上男同學嬉鬧, 韓 老師卻只打女生,理由是:該女生上課回答老師問題都很小聲,跟男生玩就很大聲! 9.   老師不當管教方式使得小孩睡到半夜會驚醒,擔心隔天上學會被罰。 督學查完-老師沒事,學生被孤立? 家長與 韓 老師溝通無效後,便向學校及教育局投訴。督學到校了解,老師承認有打學生,李校長請家長交給他來處理,結果卻不了了之(見附件一新上國小報告)。 李校長曾說:「我 也不 能押著 老師,一來 容易被 老師投訴影響權利,二來違背倫理, 校長本來理當保護老師 。 」 又說:「 老師沒有被處分啦,老師被開會就已經很難堪了,很少因為親師問題被開會的…,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啦!」(把體罰淡化成親師問題) 又說:「我跟督學講,最嚴重的情況就是老師記過,考績乙等,但是老師會恨一輩子 … ;教育局要詳細的報告,主任必須常常去問她,這已經受盡折磨。 」 相對於孩子的一言、一行稍有閃失就要被老師處罰,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