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51023新聞稿--地檢署為起訴而起訴-反課綱學生被起訴聲援記者會

20151023新聞稿

地檢署為起訴而起訴-反課綱學生被起訴聲援記者會

前天(10/21)台北地檢署以妨礙公務的罪名起訴五位學生,並且同樣的罪名也正偵查兩位未成年學生。因此今日,義務律師、臺權會、司改會、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和近20個公民團體到地檢署,譴責北檢的決定,根本是「為起訴而起訴」。

律師團的顧立雄律師表示:「地檢署的起訴動作是多此一舉與矯情」
顧律師說,本案件主要是因為反黑箱課綱所衍生向教育部的陳抗議題,教育部已經撤告,照理講一般社會也不覺得有什麼犯罪行為要進行追訴。
即便檢察署認為涉及非告訴乃論,需要處理,也應該體察教育部已經撤告意思之下,可以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但卻強迫學生要認罪,且提出相對應條件須繳納3萬元公益金等,學生不答應就起訴,起訴後還請求法院判緩刑。

他表示,其實緩起訴並不須要自白認罪,也不一定要繳公益金,但是台北檢察署卻偏要多此一舉,在教育部或是駐衛警察都表明不願追究的情況,明明可以為職權不起訴處分情形下,卻還要把問題推給法院,浪費司法資源,變成讓學生在無止盡之司法纏繞。

同時也是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的涂予尹律師表示,檢察官起訴行為違反比例原則。
憲法上有所謂比例原則,就是如果為了要達成目的,有很多種手段可以採取,國家機關就必須且有義務的採取對人民權利侵害最小、最少的手段,
但今天檢察官從偵察到起訴,都忘記了比例原則,這件事情在教育部撤回告訴之後,還繼續做偵察,且偵查之後檢察官也不是非起訴不可,檢察官有很多其他的處分可以採取,包括緩起訴或是不起訴。
更遺憾的是,在起訴之後,檢察官還很矯情的附帶一句說:「我們來建請法院用緩刑的方式來處理學生案件」,這都完全忘了憲法上所謂的比例原則。

涂律師也提醒,當天723日的晚上,學生們進入教育部之後,有一些學生們照片被警察流出,這部分警察有可能是否有涉及到《兒少法》,關於兒少的權利應予以保障的規定。而警察也違規使用了束帶,違反了警戒使用條例的規定,對學生強制上束帶或手銬,同時也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禁止學生使用行動電話與外界通訊,跟律師聯絡。
警察的這些行為相較於學生進入教育部合理的表達他們的訴求,難道不是更應該讓檢察官去作偵查,更應該主動去追訴嗎?
我們認為說檢察官去起訴學生,卻對警察違憲、違法的行為卻輕輕的放過,我們不知道檢察官所維護的到底什麼樣的價值,而檢察官這樣的作法已經殘害了我們台灣的民主,已經殘害了學生的學習權利,我們也希望說檢察官可以痛改前非。
另外也呼籲這些案件到了法院後,法官可以發揮勇氣及在憲法上所學到的相關原則來勇敢的作出無罪判決。

這次被起訴的學生之一,陳柏瑜表示,他們尊重北檢的立場和做法,但是學生有自己的理念,未來將會在法院與法官表達他們的公民不服從的行動的動機與價值。學生不會迴避司法的流程和後果,不論定讞要判刑或無罪,都會接受;也請教育部遵守這樣的法治原則,公開黑箱的程序和資訊。

北社張葉森社長則表示,反課綱的原因完全是因為黑箱和不正義,違背法律保障學生教育的權利,應該被起訴的是蔣偉寧和吳思華,這些促成微調課綱的官員,現在卻有五位學生和兩位未成年的少年,被北檢以妨礙公務起訴。北社認為教育部長應該向社會認錯,也希望司法能還諸正義,以無罪結案。

而由高中歷史教師組成的歷史教師深耕聯盟,儘管教師們今天必須教書,也發了一份聲明表示,往往教育都被迫要為錯誤的政策背書和善後,但是他們這次要來反對這個違法黑箱的課綱。同時也對這次的起訴感到憤恨,他們會繼續協助第一線對抗政府的學生們,協助和照顧每一位學生。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張宏林執行長則說,教育部在占領教育部行動清場之後,還繼續高架拒馬,根本就是在唱雙簧,教育部根本就很清楚後續要再繼續清算學生,所以繼續架著拒馬。台灣的主政者根本不是在教育學生,而是在「教訓」。

樹黨的潘翰疆則表示,司法根本是選擇性的起訴,如果是723進到教育部,就是全部起訴、濫訴,如果是730這麼多人占領教育部,他就不抓,而選擇性的起訴。他向反課綱、公民不服從的學生致上敬意,也呼籲公民團體要用更大的力量,讓這個不當的政府下台。

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的楊月清則提到,他非常的感傷。冠華的家人從當初再灌滑過世的第一時間,向媒體宣布「我孩子的死,和教育部沒有關係」,是教育部在新聞稿上用紅字加上去的。但到現在,他們開始正式接受兩家媒體的訪問,並且開始關心其他年輕的同學,將要承擔的訴訟和社會壓力。他對冠華的家人致上最高的敬意。

島國前進的陳惠敏則說,其實的政府一直在錯過展現「認錯的勇氣」的機會。這個勇氣本來是給年輕人最好的鼓勵,但是顯然我們的國家、所有的制度都欠缺勇氣,那社會只能教導「有權者能使無權者認錯,而無權者集義起來去奮鬥是不值得去鼓勵的」。他呼籲台北地檢署不該推拖責任,應該拿出大人的勇氣和責任,讓年輕的世代學到比教科書更了不起的東西。
而且不斷說首謀、帶頭或者是煽惑,但是讓年輕人為公益集結在一起行動,去對抗不合理,其實觸動首謀的才是那個國家。
他鼓勵年輕人不要輕易相信有權者給的敘事,希望他們發展出自己的敘事,也勇敢的去面對。

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執行長 馮喬蘭則說「這個政府已經為我們闢開另一個戰場」,從反黑箱課綱要求程序正義和思想自由,已經不只在課綱的戰場,也到司法的領域,也會繼續共同聲援。

最後遭妨礙公務罪起訴的兩位學生,以及也是以涉嫌妨礙公務正在被偵查的兩位同學,共同呼籲教育部,如果教育部真的有善意、真的想幫助學生,那請立即公開所有爭議的程序資料供公眾檢視,並且在程序上落實一個透明、可讓公民參與的課綱擬定機制。

 出席:被起訴學生蔡明穎、陳柏瑜 ,以及正在偵查被的林同學和張同學。
、顧立雄律師、涂予尹律師、賴瑩真律師、劉繼蔚律師。


聲援團體:台灣人權促進會、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北社、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人本教育基金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歷史教師深耕聯盟、公民教師行動聯盟、台左維新、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大地文教基金會、台灣少年福利及權利促進聯盟、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島國前進、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台灣教授協會、樹黨、青年佔領政治、勵馨基金會、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台灣維吾爾之友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80927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以生命控訴-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請按此參閱記者會資料 以生命控訴 請監察院調查台北市民權國中不當管教學生及台北市教育局怠惰失職 自殺的新聞旁,總標註著「請珍惜生命」。這個標語對於王爸爸、王媽媽來說,太過沉重,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去年 12 月 7 日自殺了。王爸爸、王媽媽知道他的孩子不是不願意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這個太年幼的生命裡,除了完成大人訂下的規則,他以為沒有其他選擇。 才三個多月的國中生活,為什麼會讓一個孩子走上絕路 ? 王爸爸、王媽媽一直在尋找答案… 性平會成校長私刑場所,壓制家長接受校方所有要求 才剛開學兩個月,王生因為在放學時和兩名同社團的同學發生衝突,民權國中召開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平會)。性平會中,校長朱毋我竟要兩造雙方都到場,並且直接稱王生是「小孩子騙大人」,直接採信對方的說法。朱毋我校長還對王生喝斥:「你就是有病,就是要吃藥」。王生爸爸發現學校作法失當,提出應該要有專家在場,校長竟稱說:「我們這個會議在場的都是專業輔導人員,就等同於醫生」、「 今天性平會調查結果我們說了算 」,令家長不敢再提出意見,只得聽命於學校。 性平會後,學校禁止王生參與第八節課及晚自習,且整當周整天需「抽離」到學務處;放學時必須由家長親自接王生回家。王生回到班級上課後,若於上課期間影響秩序,也會於課堂中直接被帶至學務處留置,且經常留置到放學,也會被生教組長叫去學務處進行勞動。在 12 月 7 日前,王生曾連續三個禮拜整天都在學務處,無法回班上課。 「抽離」至學務處,竟是羞辱和恐嚇 王生自殺後,王生家長接到多位九年級學長留言表示:王生被抽離到學務處的期間,他們目睹生教組長對王生大吼大罵,有時午餐還沒吃完就被叫去罵;生教組長更多次將孩子強留在門後與牆壁間的空間中,以禁閉罰站方式處罰孩子,並用力踹門板發生巨大聲響;更羞辱的是,連去上廁所也要向組長鞠躬報告。學務主任則公然詢問王生「吃藥了沒」。只要王生被送到學務處,學務主任、生教組長會警告王生:「你只要吵一節課,就是在學務處待一天」(附件一)這些指控歷歷,讓王生家長崩潰 — 原來,學校以「抽離」為名,進行的是恐嚇與羞辱,原來,孩子這些日子來承受的是這樣的壓力。 學生因犯錯被要求到學務處,本來就承擔被貼標籤、被指責的壓力。但在這樣的壓力上,學務主任、生教組長竟還對王生恐嚇、羞辱,造成他更大的身心壓力。王生過...

20190412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公然侮辱、歧視、孤立學生的老師 還躲在保護傘下拿薪水?! 教師法應明確將「對學生為羞辱、歧視、孤立」列入解聘事由

20190412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 公然侮辱、歧視、孤立學生的老師 還躲在保護傘下拿薪水 ? ! 教師法應明確將「對學生為羞辱、歧視、孤立」列入解聘事由 本會近期接獲在台北市某國中數學科任教師A師,僅因為學生沒有聽懂老師的指令拉上窗簾,就在全班面前大罵學生:「你這個白癡」、「你根本是個廢物」,更叫班上其他同學去『踢』該名學生,接著又用鉛筆盒打學生的頭。 本會訪查目前由A師任教的班級學生,受訪家長及學生皆表示,A師去年九月開始任教就經常在班上公然罵學生「白癡」、「怎麼不去死一死」等語,且會在上課到一半,就將學生叫到教室外面罰站,還對學生說:「我叫你到外面罰站,就代表你沒有資格上這堂課,就是曠課。」。 除此之外,A師也常針對某些學生的特徵取笑:「XX眼睛很大很像義眼,很噁心」、「XX黑油油的」,甚至更曾點名一位日本籍的學生說:「XX是死日本鬼子,滾出台灣」。也曾因為一位學生沒有聽從他的指令,就辱罵該生「你是聽障、智障,還是什麼障?」 公然辱罵、教唆傷人,竟然只是「口頭禪」?!竟然只能「觀課」處理 ? ! 這種公然言語辱罵、命令學生傷害同學的行為,都是構成刑法上「公然侮辱」、「教唆傷害」的罪行,然而家長向學校反映後,學校告知家長A師已申請介聘到他校,故未為任何處理。於是家長開始錄音蒐證,並提供錄音證據給學校,學校才開始說要處理,但處理的方式只有「觀課」,且校長告訴家長,他們不會開教評會審議A師是否要解聘,只會在學期末進行懲處。而校長於本會致電詢問時更稱:處理要看老師的動機,A師的辱罵行為是「口頭禪」。 然而,該校目前觀課只限於申訴家長該班。 根據 A 師教授的其他年級學生表示,該師仍會謾罵學生,要學生去「死一死」, 甚至嗆學生要不要學申訴人 「也組一團來告他」 。 本會與家長尋求簡舒培議員協助, 台北市教育局回覆本案為依「教學不力」程序處理,且教師法目前無可請教師暫時離開教職之規定,故學校由其他教師入班陪同觀察輔導 。 我們的孩子處在不適任教師的言語羞辱、歧視、孤立中 如 A 師嚴重辱罵學生,卻被學校輕輕處理的狀況並不是個案,在本會近兩年協助處理過的眾多言語侮辱案中,嚴重的包括罵全班「廢物」、「滾出教室」、叫學生到教室後面組成「自身自滅區」、在全班面前說小孩「賣身的」、還有老師罵學生「死性不改」、「腦容量只有...

20151105新聞稿--「假訓練,真體罰」教育部應嚴禁任何會造成學生身心傷害的體罰行為 記者會

案件詳細資料,可於此處下載 20151105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   假訓練,真體罰 教育部應嚴禁任何會造成學生身心傷害的體罰行為 處罰上下階梯六十趟,國北教大實小竟然說是「體能訓練」 今年 5 月 25 日早上 8 時左右,一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小學二年級 A 生,因為桌球隊練習時,被該球隊干○○教練以「訓練時嬉鬧」為由,處罰該生與 B 生上下樓梯 20 趟 ( 上下階梯,每層共 20 階梯,上下一趟共 40 階 ) 。該生上下 20 趟樓梯後,與 C 生二人又被該教練以同樣理由被處罰上下樓梯 40 趟。 A 生因短時間 上下樓梯 60 趟 ( 共 2400 階次 ) ,導致當天早上練習結束後, A 生即去找同在該校擔任老師的母親說:「很不舒服,快撐不下去了。」,當天晚上放學時連走路都走不動。且 A 生年僅 8 歲,桌球課當天感冒未癒 ( 附件一 ) ,家長事先已先告知教練孩子狀況,避免過度運動。然而,干教練不僅不顧 A 生之身體狀況,竟罰一位 8 歲幼童走 2400 個階梯。 當天晚上經醫師診斷, A 生雙腿過度疲勞,引發小腿肌筋膜發炎 ( 附件二 ) ,且感冒情形加重,引發中耳炎 ( 詳附件三 ) , A 生小腿肌筋膜發炎一直持續到 10/21 仍需持續治療 ( 附件四 ) ,中耳炎到 7/24 始痊癒。而該生自當天事發後,每次要走樓梯就非常害怕,於 7 月 24 日至台大醫院看兒心科 ( 附件五 ) 。 然而,國北教大實小桌球校隊調查委員會卻認定:雖然罰 A 生爬樓梯是基於處罰目的,但因為「罰走樓梯」不在教育部所訂之 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之附表所列例示之中,不是教育部所規範之違法處罰類型,所以本案「無不當體罰或違法處罰情事」 ( 附件六 ) 。經家長提出申訴,學校的學生申訴委員會評議決議為:「兼有管教秩序及訓練隊員體能之目的」「本案並無不當體罰或違法處罰」 ( 附件七 ) 。而該校桌球隊於本學期開學後竟於校隊辦公室張貼一紙隊規 ( 附件八 ) ,第 13 點規定「請確實遵守以上幾點隊規,若有違反,視情節輕重, 自願接受教練合理之懲罰 ( 以體能訓練代替 ) 。」 ,將違法之體罰行為明文化成為桌球隊隊規,可知該校迄今縱容桌球隊進行違法體罰 ( 詳附件九大事紀 ) 。 「假訓練,真體罰...